你好,欢迎来到南谯区文明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南谯区法律顾问释法解纷促稳定服务百姓有温度
发布日期:2025-03-24 信息来源: 司法局 作者: 黄纪颖 浏览次数:108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南谯区充分发挥律师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日,南谯区成功调解一起农民工欠薪纠纷案件,法律顾问董广松作为特邀调解员释法解纷,力促双方达成能接受、可履行的调解方案,降低纠纷化解成本,增强纠纷化解效果。

2022年5月,陈某承揽了某装饰公司明珠城一栋别墅的装修项目,雇佣严某某等3名工人负责水电和木工等工作,2022年秋天,该工程已全部完工。此后的两年时间,严某某等三人多次联系陈某,请求结清工钱,陈某以业主未付款为由,仅陆续支付了部分工钱,还剩余6万元一直未结。严某某和工友多次催要无果,最后一次报警后双方被引导至南谯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行调解。

接到调解申请后,南谯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迅速启动调解程序,根据案件性质,选派了在清欠工作方面经验丰富的法律顾问董广松“接单”。董广松会同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及专职调解员,与当事双方一道,进行了长达3小时的交流沟通,董广松从诉讼风险以及调解的优势等角度出发,结合案情耐心释法说理,但不管怎么反复做工作,双方始终达不成一致调解意见。

董广松为解决双方争议,捋顺矛盾纠纷问题关键在于该工程的业主,业主李某对陈某拖欠的工钱承担主要责任,想要彻底化解矛盾纠纷,应当将三方全部纳入调解范围之中。

董广松先对严某某等3名民工进行了安抚和劝解,暂时将矛盾纠纷有效稳控。考虑到临近春节,为了让民工尽快拿回工钱,董广松约了李某、陈某、严某某等三方当事人到工程项目所在地进行勘察核实,现场开展调解。调解过程中,董广松耐心向李某和陈某讲解了相关法律法规,使二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但在法律层面上构成违约,在道德层面上也有欠缺,于理于情都应当付清民工劳务费,让其与家人能够过一个好年。法律顾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调解让李某和陈某认识到了错误,经过沟通和协商,三方达成一致意见,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陈某承诺先把剩余6万元结清,并向严某某等人表达了歉意。李某承诺将尽快筹集资金,将拖欠陈某的工钱付清。至此,三方握手言和,矛盾得以圆满化解。

南谯区建立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镇(街)11个站点为枢纽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围绕民生保障、矛盾化解工作重点,精准匹配专业的法学法律人才资源,着力破解法律疑难问题,全方位、多元化地为群众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今年以来,法律顾问共参与化解矛盾纠纷43起,为基层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500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76件。此外,法律顾问还积极参与“八五”普法,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为企业排查风险隐患,为群众进行普法宣传和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使人民群众在便民利民中感受法治的温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