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大柳镇的乡村风貌得到了有效提升,但一户多宅、建新未拆旧、超面积建设、宅基地私下流转等问题还未彻底解决,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绊脚石”。针对这一情况,大柳镇人大坚持以“人民至上”为突破口,推动全镇各级人大代表紧密围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这个中心,深入宣传,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中。
坚持发挥好桥梁纽带传接作用。为提升村民对“宅基地不是祖产,是集体资产”的认识,大柳镇人大制定学习计划,利用休息时间在代表联络站、联系点学习宅基地制度试点改革政策规定,学懂弄通之后再向广大村民宣传宣讲,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从而取得广大村民对农村宅基地制度试点改革工作的广泛支持。
坚持发挥好全心全意服务作用。大柳镇在家村民收入的来源主要是种植作物和外出务工,村民在白天往往要集体劳作,只有晚上才有空闲,针对村民的作息特点,大柳镇人大积极组织镇、村人大代表利用晚上村民在家时间,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对全镇所有村民的宅基地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的村民,通过耐心劝诫、精心解答打消这些村民的疑虑,从而推动宅基地制度试点改革工作领域的矛盾纠纷有效化解。
坚持发挥好集体共议解决作用。宅基地退出后,空置闲置易造成杂草丛生,严重影响村容村貌。为解决这一问题,大柳镇人大组织广大代表召开集体议会,一方面对宅基地制度试点改革工作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大柳镇的宅基地制度试点改革方案;另一方面,充分吸纳代表意见建议,真正把宅基地制度试点改革工作做到村民心坎儿里去,既使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又使村民收益和村集体收入实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