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大雪”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图片来源:实验小学
风吹雪花落,日短天更寒。今年12月7日我们又迎来了大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大雪节传统习俗,感受大自然神奇的变化,在动脑动手探索中感受到浓浓的节气文化。滁州市实验小学开展了“二十四节气——大雪”主题实践教育活动,让这个寒冷的冬天充满色彩和活力!
“二十四节气——大雪”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图片来源:实验小学
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还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腌肉、打雪仗、赏雪景、进补都是大雪节气的民俗。老南京有句俗话,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此时,家家户户门口,窗台上都会挂上腌肉、香肠、咸鱼等腌制品,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果此时恰逢天降大雪,人们都会热衷于在冰天雪地里打雪仗、赏雪景,其乐融融。
“二十四节气——大雪”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图片来源:实验小学
大雪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大雪节气”的由来和习俗。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与节气有关的天文、气象、物候、农事、民俗活动等知识,感受自然界的魅力和农耕的乐趣。他们还开动小脑筋,分工合作,在手工制作中树立起气象意识,养成关注气象、关注节气、关注周围生物环境等的习惯。一说到大雪这个节气,同学们还想到了很多关于大雪的古诗,瞧,他们一下子讲了很多,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动手写下的古诗吧!
此次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知道了节气以及气候特征的关系,对中国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希望全体师生能够注意保暖,多锻炼身体,温暖的度过寒冷的冬天。
“二十四节气——大雪”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图片来源: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