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柳镇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不断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让文化惠民工程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
提升基础设施“便民”。为满足广大群众文体活动的需求,该镇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硬件短板,因地制宜,完成改扩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及多功能球类运动场,内设篮球场、羽毛球场及各类健身器材,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休闲、健身、运动需求。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保留乡村原貌打造曲亭村街东组乡村印象公园,共投资100余万元,目前正在施工,让广大群众健身实现就近就便、“举步可就”。同时坚持做好农家书屋书籍补充更新,为群众的文化生活注入新活力,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打造特色品牌“惠民”。依托自身资源,突出文化引领,积极挖掘、整理、弘扬地方特色南谯民歌,打造“非遗民歌唱小康”志愿服务项目,引导群众自编自导,参与、创作和展示,使文化扎根乡土,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文化的“惠”和“利”。依托大柳民间艺术团,加强主题文艺精品创作,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礼赞新时代。近年来,在本地区固有的民间歌曲基础上进行了更高层次的延展,其中自编、改编的曲目超过50首。每年积极举办“非遗展演”“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演出,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
丰富活动形式“乐民”。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今年以来,该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我们的节日”,通过朗诵比赛、知识竞赛、读书会等形式,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健步走、广场舞比赛、跳绳比赛等活动38次。为提高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素质,依托5个农家书屋开展主题阅读活动24次,围绕理论政策、健康卫生、法律法规等开展宣讲120余场。创新“公益电影放映+流动书屋”融合模式,把优质的图书借阅服务和优秀的主旋律电影送到群众家门口,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加贴近群众生活。